4月19日,宝安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开幕。在宝安区域优势更突显、战略位置再提升的发展新阶段,今年宝安两会的声音尤为引人注目。
放眼今日之宝安,中心区内,“湾区之光”摩天轮流光溢彩,“湾区之声”滨海演艺中心大咖云集;产业版图上,智能终端、工业母机、数字创意、新能源、新材料等“战新”集群生机勃发;宏观战略里,互联网+未来科技城、空港新城、海洋新城、国际会展城蓄势待发。
如何谋划宝安未来?“以国际视野、湾区思维、战略眼光,对推动宝安高质量发展再思考、再认识、再定位。”年初召开的宝安区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坚持前海意识、湾区思维、国际视野,跳出宝安看宝安,在更高的维度找准宝安的定位,以更高的定位引领与之相匹配的作为,以更大的作为推动定位的不断提升。
梳理今年宝安区的政协提案,多个提案以“世界级”角度为宝安经济能级再跃升建言献策。
聚焦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圳首次将“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单列出来,将“固优势、补短板、升能级、育增长点、需壮大”的行业逐一点出,意在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蓝海。
一直以来,宝安都是深圳的产业大区。目前,在广东省布局的20大战略性产业集群中,宝安有13个集群的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有9个产业集群的增加值占比均为全市第一;目前已形成千亿级集群4个,百亿级集群6个。
然而,经济能级与韧性不断提升的同时,以传统制造业起家的宝安,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依然存在制约性的短板和不足。
今年宝安区政协经济组提交的《关于推动宝安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提案》指出,当前宝安区专利授权的数量虽多,但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比仅为4.44%,远低于全市14%的平均水平。此外,宝安尚缺少产业生态引领型的大型链主龙头企业,全区工业规上企业中,产值超1亿元的企业共有1103家,但其中百亿级企业仅8家。
提案建议,加快构建优质企业梯队培育路线图,坚持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重,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固链、补链、强链”行动,深入挖掘产业集群中的隐形冠军企业,形成以制造业上市企业为引领,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为骨干,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企业梯队。
同样关注宝安区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建设的区政协新闻出版界委员崔洁,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提出建议。“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宝安企业走出去面临前所未有的知识产权挑战。只有自我保护好的企业和自律管理强的产业,才能有效抵御知识产权的外来风险,才能顺利地开拓国际市场。”崔洁在提案中建议,由行业协会建立相应的行业知识产权制度和自律机制,为协会成员提供知识产权宣传培训、信息检索、法律咨询、争议解决等综合性维权服务,提升会员企业应对国际国内竞争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推动半导体产业、激光产业迈向“世界级”
“近年来,宝安已逐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装备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发展半导体产业既有产业基础又有现实需要。”宝安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倪黄忠表示,但目前宝安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诸多困境,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数据显示,2020年宝安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50家,数量全市第一,但仅有15家企业产值超过5亿,呈现出规模较小、集群效应不明显的特征。同时,宝安区半导体规上企业中85%的企业集中在产业链后端的封测领域,晶圆制造类企业尚未破零,产业链重点环节仍存在空白。
在今年倪黄忠领衔的《关于加快打造宝安区世界级半导体产业制造高地的提案》中,多名委员联合提出打造“半导体产业社区”的概念,以此鼓励宝安区半导体企业做大做强,助推产业规模向上突破。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通过线下建设半导体产业基地,减弱企业间物理距离隔阂,打通上下游产业配套,为产业社区建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则要在线上积极创办半导体企业交流平台及产业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间交流提供绿色透明通道,鼓励企业间相互协作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实现企业间“大手牵小手”的产业生态。
与半导体产业几乎面临同样发展瓶颈的,还有宝安激光产业。目前,宝安区是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30%,占广东省的70%。但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宝安区的激光产业链仍存在薄弱环节。
今年区政协科技组提交的《加快建设宝安区世界级激光产业高地的提案》指出,宝安在激光产业的上游材料、芯片和特种光纤等环节仍然薄弱,尤其是激光晶体和特种光纤基本处于空白。
为此,提案建议依托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在宝安的基地,建设宝安区国际激光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绵阳九院、清华大学等科研力量,聚力突破产业化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和核心材料、器件,努力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共性技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